9月30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75周年華誕即將到來之際,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媒體、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辦公室聯合開展的“我和國旗的故事”融媒體直播活動,走進中國電科10所,實地探訪中國天線探索浩瀚宇宙,書寫深空探測奧秘的嶄新篇章。
逐夢星河 鏈接蒼穹
從東方紅一號的第一部星載應答機
到保障“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超4億公里的深空測控任務
中國電科在我國航天測控領域不斷刷新探測紀錄
成長為“中國天線”的守護者
愛在家國 精測妙控
一代代電科人始終與祖國同心同行
不斷挑戰、追求卓越
勇攀航天測控技術高峰
今天
1000余名電科科技工作者站在國旗下
聆聽我們與國旗的故事
獻上對祖國的告白
每一句歌聲、每一個祝愿,都表達了對祖國最真摯的愛。
活動現場,科研工作者們擔任巨幅國旗護旗手,唱響《我和我的祖國》《歌唱祖國》等愛國歌曲,與五星紅旗合影留念,寫下對偉大祖國75歲生日的美好祝福。
在中國電科首席科學家柴霖的帶領下,央視記者現場參觀了7.3米測控天線,了解了天線工作的具體原理。“在嫦娥三號到嫦娥六號任務以及天問一號任務中,五星紅旗已分別在月球上展示4次、在火星上展示1次,國旗與月球及火星同框的影像,就是由我們研制的設備——佳木斯66米口徑深空測控站、深空數據接收網,發送指令并接收數據而獲取的。作為技術負責人,我參與其中倍感自豪。”柴霖驕傲地說。
84歲的退休專家劉嘉興曾擔任多個航天測控通信系統的總設計師,榮獲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者獎章。活動現場,劉嘉興動情地向記者說道:“那是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后不久,我參加了一次國際宇航學術會議,會場懸掛有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的照片,背景正是五星紅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成功,獲得與會專家、學者的熱烈掌聲。這讓我感到十分自豪,同時也激勵我,一定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祖國爭光。”
當談及和國旗的故事時,中國電科首屆杰出青年盧歐欣露出靦腆的笑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天問一號發射前在國旗下的宣誓。那段時間正在佳木斯66米口徑深空測控站進行聯試和關鍵技術驗證。因為是第一次參與研制這么遠距離的測控通信系統,對接和聯試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我覺得那次國旗下宣誓時的莊重感,給了大家很多力量和鼓舞,特別是一想到不久的將來天問一號也會搭載五星紅旗著陸火星,直面問題和困難也就更有信心和動力了。”
活動中,全國技術能手李穎凡給央視記者出了一個“難題”,如何用刀片在不破壞生鵪鶉蛋膜的條件下剝蛋殼。“這項挑戰主要是為了鍛煉大家眼、手、心的能力,眼要尖,手要穩,心要細。”李穎凡講解道:“深空探測對發射功率、接收靈敏度要求高,我們用的芯片跟芝麻一般大小,貼裝精度和鍵合金絲的精度控制需要達到微米級別,一點偏差就會造成信號衰減,與深空探測器對話時就會造成影響,帶來的后果不堪設想。”
本次活動是貫徹落實集團公司加速推進改革發展部署會精神,開展“協力發展、同心同行”主題品牌文化月活動的一次嘗試和實踐。活動持續80分鐘,央視頻、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媒體“空天逐夢”全程直播,吸引了10萬余人次實時觀看,收獲超4萬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