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專題專欄 > 建功新時代喜迎二十大 > 深度解讀
“沒有農業強國就沒有整個現代化強國;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必須“把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擺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位置”。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引領推進新時代農業農村現代化事業發展,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不懈奮斗,推動農業農村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在《求是》雜志新近刊發的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中,總書記著眼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對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部署,就“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切實抓好農業農村工作”,聯系歷史、現實和未來,結合國際和國內深刻闡明了建設農業強國的重大意義、中國特色、實踐要求等,科學回答了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為什么、是什么、干什么”的根本問題。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有重大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無論社會現代化程度有多高,14億多人口的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供給始終是頭等大事”,并從三個方面深入闡明。一是強調“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離不開農業發展”。農業是近兩億人就業的產業,農村是近5億農民常住的家園,只有把農業農村搞好了,廣大農民安居樂業,他們才有充足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強調“實現高質量發展,也離不開農業發展”。只有農業強了,農產品供給有保障,物價穩定、人心安定,經濟大局才能穩住;拓展現代化發展空間,農業農村是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擴內需、穩增長、促發展,農業強國建設是重要的發力點和突破口。三是強調“農業還是國家安全的基礎”。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冠疫情反復延宕,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不斷升級,各種不確定難預料因素明顯增多。只有農業強起來,糧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們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才有充足底氣和戰略主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業農村仍然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短板”。一方面,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的傳統,通過開展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用有限資源穩定解決14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全體農民擺脫絕對貧困、同步進入全面小康,“三農”工作成就巨大、舉世公認。另一方面,受制于人均資源不足、底子薄、歷史欠賬較多等原因,“三農”仍然是一個薄弱環節,同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相比,農業現代化明顯滯后。“這是黨中央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一個重要原因。”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有中國特色。習近平總書記鮮明強調:“我們要建設的農業強國、實現的農業現代化,既有國外一般現代化農業強國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所謂共同特征,就是要遵循農業現代化一般規律,建設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產業韌性強、競爭能力強的農業強國。所謂中國特色,就是立足我國國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資源稟賦、農耕文明的歷史底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簡單照搬國外現代化農業強國模式。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是具體的、現實的,農業強國的中國特色也是具體的、現實的,總書記著重從五個方面進行了深入闡釋。一是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飯碗。二是依托雙層經營體制發展農業。三是發展生態低碳農業。四是賡續農耕文明。五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有實踐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新時代新征程我們黨做好‘三農’工作的戰略部署,必須保持戰略定力、久久為功”。總書記立足當前,對“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科學謀劃和推進‘三農’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一要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針對未來5年、2035年、本世紀中葉的目標,分別制定路線圖和施工圖,強化規劃的法規效力。總書記強調,制定規劃要同現有規劃相銜接,保持工作連續性,不能“翻燒餅”;要嚴格執行規劃,堅決防止不把規劃當回事。二要循序漸進、穩扎穩打。建設農業強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要分階段扎實穩步推進,以釘釘子精神鍥而不舍干下去。總書記強調,當前要把重點放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三要因地制宜、注重實效。各地要立足資源稟賦和發展階段,發揮自身優勢,服務大局需要,作出應有貢獻,從本地農業農村發展最迫切、農民反映最強烈的實際問題入手,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總書記強調,要辦一項是一項、辦一件成一件,不要一股腦去搞脫離實際的“高大上”或面子工程的東西。